8月4日,廣東嘉應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嘉應制藥,證券代碼:002198)公告稱,8月1日,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李能(現任董事長)、游永平(現任董事、總經理)、史俊平(時任財務總監)收到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2.2億元關聯資金拆借未及時披露,嘉應制藥及相關責任人合計領490萬元罰單。
記者注意到,由于股權變動,李能上任公司董事長尚不足一年時間即領罰單。此外,近年來,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核心產品營收下滑,研發縮水,未來業績增長仍存較大不確定性。
董事長上任不足一年即收罰單
嘉應制藥公告,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明,嘉應制藥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事實為:
董事長李能是湖南藥聚能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藥聚能”)的實際控制人,藥聚能構成嘉應制藥的關聯方。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間,子公司湖南嘉應以月初轉出、月末轉回方式向藥聚能提供短期資金拆借,單筆發生額在4萬元至5999萬元之間,2024年度合計轉出16999萬元,2025年1月轉出5000萬元并均于當月轉回,累計金額21999萬元,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8.83%。該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且未及時披露。截至2025年3月末,藥聚能已將相關資金利息支付給湖南嘉應。公司在2024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了上述事項。
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擬決定對嘉應制藥給予警告,并處罰款150萬元;對李能給予警告,并處罰款160萬元;對游永平給予警告,并處罰款100萬元;對史俊平給予警告,并處罰款80萬元。
嘉應制藥2024年年報顯示,李能于2002年創辦養天和,為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現任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裁,湖南養天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郴州市國有醫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湖南和盛醫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執行董事,湖南藥聚能醫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湖南俊凌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執行董事,長沙養天和連鎖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重慶養天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長沙養天和便利生活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廣東好藥多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共青城和凱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湖南和恩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執行事務合伙人,海南養天和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2024年8月23日至今,任嘉應制藥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嘉應制藥湖南公司執行董事。
業內人士稱,李能上任嘉應制藥董事長不到一年時間,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罰單,而背后以“月初轉出、月末轉回方式”實現關聯方資金占用,且關聯交易未履行審議程序,暴露出公司嚴重的內控缺陷。
股權變動后人事頻繁變更
李能于2024年8月23日上任嘉應制藥董事長的背后,是源于一起股權變動。
2024年7月9日,嘉應制藥公告稱,近日,嘉應制藥股東陳少彬與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養天和以每股10元的價格收購陳少彬持有的7%股份,交易總額達3.55億元。本次權益變動后,陳少彬持有公司總股本的3.01%,養天和持有公司總股本的7%,養天和成為嘉應制藥第二大股東。
股權變動一個多月后,養天和實際控制人李能被選舉為嘉應制藥董事長,此后,公司高層人事頻繁變動。
嘉應制藥于2025年3月11日公告稱,近日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肖巧霞辭職,同時肖巧霞和黎林辭去非獨立董事職務。辭職后,肖巧霞仍然在公司任職,根據安排支持公司業務發展。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肖巧霞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通過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同時聘任孫俊為公司董事會秘書。
4月10日,公司公告,證券事務代表陳裕強因個人原因辭職。
4月24日,經公司總經理游永平提名,董事會同意聘任孫俊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5月20日,公司又公告,近日公司財務總監史俊平因個人原因辭職,其自2024年8月23日起提任公司財務總監,任職時間尚不足一年。
核心產品營收下滑研發縮水
嘉應制藥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中成藥制造企業,于2003年由廣東省梅州制藥廠改制而設立,2007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公司共擁有5種劑型70多個藥品批準文號,主要涉及咽喉、感冒、骨科、風濕、婦科、肝膽、補益、腸胃類等中成藥。
業績方面,近兩年來,公司營收、凈利潤持續下滑。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59億元、5.33億元和3.7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393萬元、3432萬元和2061萬元,均為逐年下滑。
根據公司2024年年報,分產品來看,2024年,僅營收占比8.59%、0.2%的重感靈片和其他行業收入實現營收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4.01%和281.83%;營收占比分別為49.38%、17.35%、5.37%、19.11%的接骨七厘片/膠囊、雙料喉風散/含片、消炎利膽片和其他醫藥產品營收均下滑。
此外,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6084.90萬元,同比下降38.20%;研發費用675.72萬元,同比減少33.09%;研發人員規模從42人縮減至30人。
業內人士稱,嘉應制藥在面臨監管處罰的同時,正在經歷核心管理層的嚴重動蕩,且已顯現出“主力失速、創新不足”的失衡狀態,反映出公司治理層面的系統性缺陷。特別是研發投入縮水或將影響未來創新藥推出速度,限制公司的長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