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浙江豐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名稱:豐立智能,證券代碼:301368)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微增0.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降68.79%。
記者注意到,豐立智能自2022年底上市以來,雖然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凈利潤持續下滑。近年來,公司加大人形機器人及新能源汽車等新領域、新客戶、新產品開發,但傳統業務盈利難以抵消新業務虧損。
凈利潤持續下滑
豐立智能成立于1995年,是齒輪、精密減速器及零部件、輕量化氣動工具等產品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于2022年12月1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業績方面,自從上市以來,公司營業收入在停滯與增長之間擺動,但凈利潤持續下滑。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9億元,同比微增0.12%,歸母凈利潤2409.07萬元,同比下降46.34%。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5.05億元,同比上升17.6%;歸母凈利潤為1680萬元,同比下降30.28%。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42億元,同比微增0.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2.44萬元,同比減少68.79%。
其中,豐立智能在2025年一季度實現了1.17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2%。歸母凈利潤為293.87萬元,同比下降35.98%。
據此測算,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收1.25億元,凈利潤約29萬元,凈利潤環比進一步下滑。
業內人士稱,豐立智能連續的凈利潤下滑不是偶然,未來能否扭轉承壓態勢,仍存較大不確定性。
傳統業務增長乏力
據了解,豐立智能產品涵蓋鋼齒輪副、螺旋錐齒輪、齒輪軸、精密減速器及零部件、粉末冶金制品以及輕量化氣動工具等。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關節、家居智能驅動、醫療器械、減速機、工程機械、農林機械、物流設備、智能裝備等領域。
分產品來看,2024年,公司齒輪產品占總收入的47.53%,精密減速器產品占總收入的25.71%,氣動工具及零部件占總收入的24.13%,新能源動力傳動占總收入的2.12%。雖然齒輪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21.15%,但增速難以抵消新業務虧損;氣動工具及零部件收入1.22億元,增長平緩,同比僅增長2.12%。
豐立智能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2024年,公司凈利潤下降主要受幾方面因素影響:受募集資金持續投入等影響,貨幣資金余額減少1.63億元,存款利息收入減少625.55萬元;募投項目新構建及購置資產陸續轉固,導致公司折舊支出增加;公司新增兩大事業部:諧波減速器、新能源動力齒輪兩大事業部的人員增加配置,包括技術人員及專家引進等,帶來薪資成本上升;拓展新業務,新品開發投入的刀具、模具、夾具,配套裝備等費用增加當期成本支出。以上等多種因素導致公司當期凈利潤下降。
而2025年上半年,公司齒輪業務和氣動工具營收陷入下滑,顯出增長乏力態勢。2025年上半年,公司齒輪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0.31%,氣動工具營收同比下降7.28%,精密減速器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3.95%。
押注人形機器人關節等新業務
豐立智能認為,隨著智能制造作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智能制造業中不可替代的基礎零部件,齒輪工業的高端化、小型化和智能化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
公司首發募投項目主要投向汽車、機器人兩大板塊業務,2023年公司在購置設備及新廠區設備搬遷為主。2024年,公司大力布局以鋼齒輪為主線,延伸到用于機器人行業的精密減速器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動力傳動齒輪、座艙智能驅動等產品。
2024年,公司以開發新領域、新客戶、新產品業務為主,具體新開發業務包括:開發用于人形機器人的諧波減速器、行星減速器、小微減速器、小傘齒、小圓柱齒、行星軸、靈巧手模組等;用于燃油汽車自動、手動變速箱齒輪及新能源汽車減速箱齒輪,動力座艙智能驅動產品,調節平衡的差速器產品等;用于船泊游艇舷外機動力的螺旋傘齒輪;為小鵬汽車開發低空飛行器減速器產品等。
今年以來,豐立智能進一步在新業務上不斷發力。2025年8月5日,豐立智能公告,公司2025年度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7.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車精密動力齒輪智能制造項目、新一代精密傳動制造項目、精密傳動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未來發展戰略,公司表示,第一,市場開拓。公司在保持電動工具領域市場優勢的同時,重視拓展包括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智能家居、醫療器械等領域;第二,技術創新。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將技術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54項專利技術,其中發明專利18項;第三,產業鏈延伸。在小模數齒輪的核心業務基礎上,公司不斷進行產業鏈延伸,繼續把新開發的業務做大。
業內人士稱,豐立智能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陣痛期,傳統齒輪業務增長穩健但獨木難支,人形機器人等新業務需經歷產能消化與技術驗證,仍處于產能爬坡期,設備折舊及研發投入壓制利潤,導致短期業績深蹲。若2025年機器人減速器量產及客戶訂單兌現,有望迎來業績拐點,反之則需警惕估值泡沫破裂風險。投資者宜密切跟蹤季度毛利率及機器人收入占比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