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鄉雞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其國內運營實體為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為方便表述,和老鄉雞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統稱“老鄉雞”)更新了港股招股書,再次向“中式快餐第一股”發起沖刺。《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作為中國快餐領域的領頭羊,老鄉雞的業績近年來保持穩健增長,但門店地域分布失衡、員工社保等供款缺口擴大等問題仍值得投資者的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老鄉雞曾于2022年5月向上交所申請上市,但遭到駁回。2023年2月28日老鄉雞再次沖擊A股,后又主動撤回上市申請。2025年1月3日,老鄉雞從A股轉戰港股,后因申請文件失效告終。歷經三次折戟,“屢敗屢戰”的老鄉雞于2025年7月再次修改招股書,沖刺港股IPO。
發源于安徽合肥的老鄉雞是一家中式快餐連鎖品牌,經過20余年的改進和創新,打造了以雞湯及雞類菜品為核心的家常菜單。同時,老鄉雞以“健康、豐富、干凈、親切”的核心價值主張,收獲了消費者的喜愛。更新之后的赴港招股書援引第三方咨詢機構灼識的數據顯示,以交易總額計,2024年,老鄉雞以0.9%的市場占有率在中國中式快餐行業位列第一,以0.5%的市場占有率在中國快餐行業中排名第八。
近年來,老鄉雞不僅在中式快餐領域排名靠前,自身業績也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至2024年,老鄉雞實現收入分別為45.28億元、56.51億元、62.88億元,實現年內利潤分別為2.52億元、3.75億元、4.09億元。2025年前四個月,老鄉雞實現收入21.20億元,同比增長9.92%;實現期內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7.27%。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老鄉雞不斷增長的業績或與其店面的快速擴張有關。招股書顯示,老鄉雞主要采用“直營+加盟”的擴張模式。截至2025年4月,全國門店突破1500家,覆蓋9個省、58個城市,擁有較高的大眾知名度。作為發源地,安徽省是老鄉雞的大本營,擁有750家餐廳,達門店總數的48%。老鄉雞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安徽省外穩步擴張門店網絡。
然而,老鄉雞的門店在經歷擴張之后,仍然集中在華東地區。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華東地區的門店數量共1345家,占總門店數量的比重達86.0%。業內人士指出,盡管老鄉雞正在加快布局全國版圖,但目前地域性品牌的特征仍很明顯。對此,老鄉雞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正在不斷深化在中國不同級別城市的布局,進一步擴大全國覆蓋范圍。
不過,在“直營+加盟”模式下,老鄉雞的直營店和加盟店所產生的業績仍有差距。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老鄉雞直營店的日均銷售額分別為1.28萬元、1.54萬元、1.60萬元,而同期加盟店則分別為1.08萬元、1.21萬元、1.24萬元,差距明顯。此外,老鄉雞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毛利率情況也大相徑庭。2022年至2024年,老鄉雞直營店的毛利率分別為19.8%、23.5%、23.5%,呈穩步上升態勢;而加盟店的毛利率則分別為28.9%、23.9%、20.1%,逐年下降。
另據披露,老鄉雞主要采取全產業鏈一體化供應模式,共建成了安徽3個養雞場、合肥和上海2個中央廚房以及其余8個配送中心,以確保養殖、采購、加工全供應鏈的穩定供給。業內人士指出,老鄉雞的供應鏈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推動形成標準化業務流程,但或造成其對華東市場的依賴,制約其余地區的商業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老鄉雞曾因未足額為部分員工繳納社保及住房公積金引發媒體廣泛關注,老鄉雞董事長為此親自發博道歉。但招股書顯示,老鄉雞仍存在未足額為部分員工繳納社保及住房公積金供款的情況。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四個月,老鄉雞的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缺口仍未解決,分別約為1070萬元、2140萬元、3630萬元及1530萬元,合計超8000萬元,且呈逐年擴大的趨勢。
老鄉雞招股書坦言,未能按照中國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足額為部分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可能使其被相關政府部門處以滯納金和罰款。業內人士就此認為,不斷擴大的社保及住房公積金供款缺口可能會引發職能部門處罰,給老鄉雞的品牌形象帶來隱患,如不妥善處理,或將成為其港股上市的實質性障礙。(實習生朱雨香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