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黄页在线观看_国产日韩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_亚洲 日韩 国产第一

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寧津蟋蟀:從“斗蟲之戲”到“富民產業”,一只小蟲撬動三億大市場
2025-08-20 來源:經濟參考網

8月19日凌晨六點,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蟋蟀交易市場里人聲鼎沸,伴隨著“這只牙口夠硬”“看這身形定是好蟲”的熱議,上海客商沙先生小心翼翼地將一只體長近20毫米的蟋蟀裝進特制陶罐。

這座被中華蟋蟀研究協會命名為“中華蟋蟀第一縣”的魯北小城,正借著一只小蟲的"威風",把“蟲文化”釀成富民大產業。

千年蟲韻:從《詩經》走來的文化名片

“蟋蟀在堂,十月入我床下”。除了《詩經》里的記載,寧津蟋蟀“體健力足、牙齒尖利”的美名,還被寫入了《開元天寶遺事》《聊齋志異》等典籍。

在寧津蟋蟀文博館內,一副撲克牌靜靜陳列,54張牌中全是各種名蟲“英姿”,其中“大王”正是寧津產的蟋蟀。這座博物館2011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證為“中國最大的蟋蟀主題展示館”,每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

作為一項民間娛樂活動,捕、養、斗蟋蟀在寧津縣由來已久。從宋徽宗百蟲散落民間的傳說,到寧津雌蟋斗慈禧的趣聞,再到蟋蟀宰相與《促織經》,寧津蟋蟀的文化基因里,藏著半部民俗史。2013年,“寧津斗蟋”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寧津蟋蟀成功拿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產業蝶變:從田間地頭到三億市場

“凌晨三點就得去玉米地逮蟲,露水打濕褲腳是常事,但逮著好蛐蛐能頂好幾個月收入!”在寧津蟋蟀市場上當地農民李寶銀算起今年的收成,眼里泛起笑意。入秋以來,他全家上陣捕蟋蟀,一只被上海客商看中的“好蟲”賣了1.2萬元。

目前,當地已形成寧津德百雜技蟋蟀谷、縣城東關、孟集、尤集、柴胡店和保店鐵等6處大型蟋蟀交易市場,陳家、尤集等80多個“蟋蟀”專業村,德百雜技蟋蟀谷市場以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00余個攤位成為“龍頭”。

每年8月至10月,來自北京、天津、浙江等10余個省市的3000多名客商齊聚于此,日交易額峰值突破300萬元,年交易額穩定在3億元左右。

產業鏈的延伸更讓“蟲經濟”煥發活力。在寧津縣劉營伍鄉聚集著30余家蟋蟀罐加工廠,從業者達300余人,每一只罐子都要歷經手工淘洗、拉坯、晾曬、壓光、雕刻、燒制等10多道工藝打磨,最終呈現出60多種各具特色的造型。寧津獨特的澄泥陶土與匠人巧思碰撞,這些蟋蟀罐不僅在京津冀地區廣受青睞,還遠銷上海、浙江、江蘇等多個省市,2024年全縣蟋蟀罐產業產值突破4000萬元,海外訂單逐步增多,成為當地蟋蟀產業鏈中頗具活力的一環。

“蟋蟀經紀人”張海濤每到秋季他放下農活,到蟋蟀市場選購,靠著“低價收、高價出”的門道,每年能賺十幾萬元,他賣出的一只極品蟋蟀,曾創下4.2萬元的交易紀錄。

據不完全統計,寧津蟋蟀產業提高農村就業崗位1000多個,捕捉者人均年收入超萬元。

文產融合:老手藝玩出新花樣

如今的寧津,正讓蟋蟀文化“活”起來。積極探索非遺系統性保護與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將非遺保護傳承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機結合,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構建了集挖掘保護、創新開發、市場推廣、技藝傳承、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為一體的寧津“活力非遺”新業態。

蟋蟀市場的繁榮也極大帶動了寧津縣旅游、交通、餐飲、住宿、蟋蟀用具等十多個產業的迅猛發展,帶動4.5萬余人就業。(王雅婷 張小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洪洞县| 江阴市| 大足县| 平阳县| 繁峙县| 莱西市| 淮南市| 拉孜县| 临西县| 廊坊市| 白沙| 嘉鱼县| 辽中县| 松阳县| 通化县| 石楼县| 离岛区| 惠水县| 怀仁县| 兴业县| 蒙山县| 凭祥市| 禹州市| 茂名市| 祁阳县| 富宁县| 光山县| 岳阳县| 马边| 嘉荫县| 武宣县| 佳木斯市| 内江市| 武宁县| 清水县| 区。| 成安县| 聂荣县| 江川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