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乘坐春秋航空(601021.SH)一航班時,機艙內出現大量白色煙霧,機艙內空調大開猶如冷庫,配文“這就是春秋航空的仙氣飄飄”。不少乘客吐槽乘坐春秋航空時出現霧氣是由于冷氣開得太低,向空姐索要毛毯保暖,卻被告知航班“不提供免費毛毯”,需掃碼購買。對此,有乘客質疑春秋航空機艙溫度被故意調低,以引導購買毛毯。
8月25日下午,春秋航空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網絡上出現大量將夏季客艙內正常冷凝水汽現象與客艙銷售強行關聯的不實信息。經核實,視頻中是夏季客艙潮濕空氣與空調干冷空氣相遇形成的正常冷凝水汽現象,飛機起飛后很快消失,該現象是常見物理反應。
春秋航空稱,2023年8月已在相關媒體回復辟謠,近年來已通過官方途徑向旅客科普;嚴格按照要求設定客艙溫度,確保舒適,不存在故意調低溫度售賣毛毯的情況。
春秋航空官方微博截圖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8月11日,已有網友反映類似事件。2024年6月,春秋航空官方視頻號再度發布辟謠,視頻顯示,春秋航空稱“我們不做冷鏈,這里是客艙內的冷凝氣”。
春秋航空官方視頻號截圖
該視頻解釋,飛機在地面時,飛機艙門處于打開狀態,使得地面的濕暖空氣進入客艙,在打開冷空調時,干冷空氣進入濕度大的客艙會形成水汽。這種現象在濕度大、溫度較高的我國華南以及東南亞等地較為常見。空調打開后,客艙內空氣濕度下降,冷凝氣現象會逐步消失。
財報顯示,2024年春秋航空營業總收入達200億元,同比增長11.50%;歸母凈利潤22.73億元,同比增長0.69%;扣非凈利潤22.54億元,同比增長1.07%。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低成本航司龍頭,春秋航空“低成本+輔業創收”的模式持續見效。據春秋航空財報,2024年,該公司單位成本為0.316元,同比下降3.3%;單位非油成本為0.205元,同比下降1.7%;銷售費用2.49億元,管理費用2.72億元,分別占總成本的1.43%、1.57%;單位銷售費用為0.0045元、單位管理費用為0.0049元,遠低于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水平。
此外,春秋航空的餐飲、行李、選座等輔助業務收入成為營收的重要補充。2024年,春秋航空的輔助業務收入由2023年的9億元增加至10.3億元,同比增長14.44%,占總營收的5.15%。(實習生吳佳睿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