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A股2025年半年報披露收官,一批由上市公司控股或參股的基金公司的上半年經營情況也隨之披露。總體來看,在權益市場回暖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八成以上實現盈利,半數以上實現營收和凈利同比增長。與此同時,行業頭部效應更為凸顯,頭部基金公司普遍增長穩健,5家機構實現了10億元以上的凈利潤,但中小公募業績波動與分化卻更為明顯。
潘悅 制圖
八成以上基金實現盈利
盡管面臨降費改革推進所帶來的經營壓力,但在上半年權益市場表現的支撐下,基金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多數實現了較快增長。
Wind數據顯示,在披露營業收入的51家基金公司中,共有31家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占比約為61%。其中,12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易方達、華夏、廣發、南方、匯添富基金的上半年營業收入位居前五,分別為58.96億元、42.58億元、38.98億元、37.97億元、23.41億元。
從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來看,1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營收實現了10%以上的較快增速,蘇新基金、富安達基金等營業收入增速位居前列,均超過了100%。而東興基金、江信基金、浙商基金、國金基金等營業收入同比卻下降超過20%。
凈利潤方面,在披露凈利潤數據的61家基金公司中,共有53家上半年實現了盈利,占比約為87%;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基金公司共有35家,占比約為57%。
具體來看,5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分別為易方達、工銀瑞信、南方、廣發和華夏基金,上半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8.77億元、17.45億元、11.94億元、11.80億元和11.23億元。
針對上半年公募基金業績的走強,機構分析稱,這主要得益于市場環境改善、產品創新深化及運營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共振。
華泰證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公司堅持合規管理與業務發展并重,在持續增強產品與業務創新能力、強化特色產品前瞻布局的同時,積極構建AI(人工智能)技術重塑業務的賦能模式,完善全流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跨周期、多元化的綜合資產配置能力,推動資產管理總規模穩步增長。
5家頭部基金凈利潤超10億元
從頭部基金公司表現來看,行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和華夏基金5家頭部公司實現了超10億元的凈利潤,而去年同期只有4家。與此同時,盡管業績基數較大,頭部基金公司仍普遍實現了較快增長。
具體來看,易方達基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8.96億元,同比增長9.71%;實現凈利潤18.77億元,同比增長23.84%。工銀瑞信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7.45億元,同比增長近30%。南方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97億元,同比增長11.65%;實現凈利潤11.94億元,同比增長15.24%。廣發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8.98億元,同比增長22.17%;實現凈利潤11.80億元,同比增長43.54%。華夏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2.58億元,同比增長16.05%;實現凈利潤11.23億元,同比增長5.74%。
除此之外,富國基金、天弘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興證全球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等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在5億元至10億元之間。其中,富國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10%。
對于上半年工銀瑞信業績增長的原因,工商銀行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工銀瑞信持續提升投研專業能力,權益基金、債券基金、養老金投資業績繼續保持同業前列,投資者服務能力提升,并加強全流程陪伴服務,基金投顧業務穩步增長。
廣發證券也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公募基金行業整體呈現穩健向好態勢;在政策引導支持下,基金公司既持續強化投資者回報,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又積極推動浮動費率、科創主題等產品創新,進一步適配實體經濟發展需求與居民理財需求。數據顯示,廣發證券旗下的易方達基金與廣發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與經營業績均排名前列。
中小基金分化差異加劇
與頭部基金公司相比,中小基金公司受業務條線單一、投研資源受限等因素影響,業績波動更為明顯。部分中小基金上半年實現了快速增長,但仍有一些中小基金業績“掉隊”,上半年虧損或業績明顯下滑。
例如,寧波銀行旗下的永贏基金上半年非貨管理規模排名躋身行業前20位,同時實現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80.2%,增幅位居市場前列。此外,上海銀行旗下的上銀基金和南京銀行旗下的鑫元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均達到了1億元以上,分別同比增長70.79%和18.99%。
此外,中郵創業基金、諾安基金、財通基金、中金基金4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長較為強勁,增幅均在40%以上。例如,中郵創業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725.68萬元,同比大增106.3%,增幅位列行業前列;財通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172.55萬元,同比增長約80%;諾安基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43.75%。
但與此同時,上半年仍有7家基金公司出現虧損,且均為中小型基金,分別為江信基金、浙商基金、華西基金、紅塔紅土基金、蘇新基金、南華基金與瑞達基金。
其中,江信基金、浙商基金、華西基金3家基金公司上半年虧損均超千萬元,分別虧損1363萬元、1051萬元與1018萬元;紅塔紅土基金上半年由盈轉虧,虧損額為913萬元;蘇新基金在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虧損785萬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實現了減虧;2家期貨系公募瑞達基金、南華基金上半年分別虧損424萬元、6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