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蘭克福到慕尼黑,從單一車展到全球移動出行平臺,“不止于車”的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正不斷突破邊界。9日開幕的本屆博覽會,不僅匯聚了300多款全球首發與新品,更通過城市空間展示、燈光節等創新形式,讓公眾沉浸式體驗未來出行方式的魅力。中國車企與供應鏈企業則以史上最大規模參展,集中展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最新成果。中德合作也在其間煥發新動力,彰顯全球出行產業的創新與共贏。
更多元更具儀式感
自2021年德國國際汽車博覽會落戶慕尼黑以來,這一展會正式更名為“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俗稱“慕尼黑國際車展”),并開啟了從傳統車展向全球移動出行平臺的轉型之路。
今年博覽會以“‘動’悉一切”為主題,不再拘泥于以往傳統車展的展出形式,而是聚焦移動出行全產業鏈,呈現全新的展會形式。博覽會主辦方致力于將其打造成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平臺,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技術的平臺。
除了在慕尼黑展覽中心舉行的以B2B為重點的展館展示區及會議論壇區之外,本屆博覽會再次打破固有的展館邊界,將開放空間展示區延伸到了慕尼黑市中心的著名景點,免費向公眾開放,讓他們能夠親身體驗移動出行的技術變革和創新。
在這里,德系、法系、中國、韓國等車企一一亮相,電動汽車、自行車、摩托車、滑板車一應俱全,部分車企甚至不在館內布展,只在開放空間展示區與公眾見面。公眾可以參觀并直接試駕最新車型,其中,英國花園還設有專屬的微出行與自行車區域,設有測試賽道和體驗環節。
今年開放空間展示區的另一大亮點,是“燈光節”與車展進行有機融合。展會期間,部分地標性建筑被絢麗的燈光點亮,營造出一場城市的光影盛宴。
展會將“當前的出行話題帶入市中心”,讓展會之外的游客和市民也能廣泛參與。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展區內的經濟活力,也促進了公共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多行業的發展,提升了城市的創新影響力,也為慕尼黑帶來了經濟收益。據統計,上一屆博覽會共吸引了近50萬人次參與,創造了超過1.6億歐元的經濟價值。博覽會負責人克里斯蒂安·福蘭德表示,預計今年的經濟效益將再次達到上億歐元規模。
德國總理默茨在開展首日進行了巡館,他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未來三屆博覽會都將鎖定慕尼黑,每兩年一屆,直至2031年。默茨說,曾經單純的新車展覽,如今已成為一個互聯、可持續、面向未來的“出行實驗室”。創新的力量也讓汽車出行變得更加安全、智能、自動化。
中國車企“組團”亮相
中國車企與供應鏈企業以史上最大規模參展。上屆來自亞洲的企業占參展商總數的41%,這一比例為2021年的兩倍。本屆博覽會上,這一趨勢還在延續。博覽會主辦方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參展商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共有116家,位居海外展商之首。
VDA部門負責人揚·黑克曼表示,中國車企與供應鏈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
比亞迪、小鵬、零跑、紅旗、東風、廣汽、長安、寧德時代、地平線、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車企與供應鏈企業以“集團軍”形式亮相,集中展示動力電池、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最新研發成果,全面展示中國汽車產業的創新實力與產業鏈完善度。
英國市場調查機構JATO Dynamics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同比幾乎翻了一番,達到4.8%。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預計,中國汽車品牌最終可能會趕上日本和韓國車企目前所占的14%和9%的市場份額。
此外,在中國成功舉辦六屆之后,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再次亮相慕尼黑,聚焦中德在電動出行與產業創新方面的緊密合作。來自中德兩國的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的代表,將圍繞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跨境產業與供應鏈合作等議題發表主旨演講與專題報告。
VDA董事總經理尤爾根·明德爾表示,“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已經成為電動出行領域享有盛譽的國際年度盛會,并躋身全球最成功的平臺之一。這一合作展現了中德伙伴關系的力量,也凸顯了慕尼黑國際車展的國際定位。兩大活動共享同一目標:加速實現氣候中和出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