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隨著此次5個期貨期權品種掛牌交易,國內商品期貨期權品種數量將達到136個。
作為文化用紙的典型品種,膠版印刷紙廣泛應用于圖書、雜志、筆記本等領域。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膠版印刷紙生產國和消費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膠版印刷紙產量948萬噸,表觀消費量871萬噸。
據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來,受國內外市場環境影響,造紙工業面臨著較大營收增長壓力,產業避險需求強烈。
“推出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將填補國內文化用紙金融衍生品的空白,為我國文化用紙產業鏈企業提供精準管理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上期所副總經理楊柯表示,對于上游造紙企業,紙漿占膠版印刷紙生產成本的70%以上,而下游出版印刷企業中,紙張費用最高可占營業成本的一半以上。
此前,上海期貨交易所已上市了紙漿期貨。“膠版印刷紙品種上市后,將與現有紙漿期貨形成‘漿-紙’一體化風險管理鏈條,有助于企業應對原材料成本波動和成品價格的不確定性。”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劉文龍稱,期貨市場公開透明的價格發現功能,也有助于提升現貨市場的定價效率,引導企業優化生產計劃。
為加速成熟期貨品種實現期權覆蓋,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同日掛牌,進一步豐富了相關行業企業的風險管理工具。
業內人士稱,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貨經過多年市場培育,已經逐步成為企業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
“對于實體企業而言,期權是比期貨更為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兩者配合利用,可以幫助企業應對更復雜的風險管理場景,提升企業穩健經營的能力。”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勇說。
總體來看,近年來我國期貨期權品種上市步伐加快,國內商品期貨期權品種不僅覆蓋國際市場的成熟上市品種,也開發上市了鐵礦石、工業硅等在國內市場規模較大的特有品種。
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中國價格”在國際貿易定價方面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
9月10日,上期所繼續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期權交易的范圍,新增開放石油瀝青期貨以及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合約。
截至目前,共有32個在上期所上市的期貨期權品種允許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占上期所全部上市品種的70%以上。
隨著境內境外投資者增多,國內期貨市場交易價格影響力穩步擴大。上海原油期貨價格已成為亞太地區原油貿易的定價參考;40%的天然橡膠進口量掛鉤我國20號膠期貨價格;國內企業出口PTA主要參考鄭州商品交易所的PTA期貨市場定價……“中國價格”正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
“燃料油、石油瀝青和紙漿期權上市并與石油瀝青期貨同步向合格境外投資者開放,是上期所持續完善產品體系、加快推進成熟期貨品種期權全覆蓋、助力推進期貨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具體行動。”上期所理事長田向陽表示,上期所將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以開放姿態和制度創新,在當前復雜市場環境下為國際市場價格穩定注入更多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