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數據流通安全治理”學術論壇在北京物資學院舉行。本次學術論壇以“確保數據流通安全,充分釋放數據價值”為主題,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青年教師、研究生共同探討數據要素流通、安全與治理的前沿問題。
北京物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左敏在致辭中表示,在數據資源爆炸式增長時代,數據流通安全治理對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期待與會專家學者在前沿學術成果交流、優秀論文評選及期刊推薦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的研討,實現理論研究與實踐成果的有效融合。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秦榮生從國家治理體系和市場運行機制的雙重維度,深入剖析數據交易安全的制度框架與保障路徑,提出建立健全數據交易安全機制的政策建議,為數據要素市場的合規運行提供參考。
北京工商大學原副校長謝志華系統解析數據作為新型資產的獨特屬性,闡明數據價值實現的邏輯與定價難點,并探討如何通過市場化機制提升數據資產的流動性與價值發現能力,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提供學理支撐。
東北財經大學校長汪旭暉結合國內外實踐案例,深入探討數據交易場所在制度設計、運行模式與治理機制方面的關鍵問題,指出只有建立透明、規范、可持續的交易生態,才能有效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院長王艷強調,在數據資源逐步納入企業報表和財務體系的過程中,如何平衡數據價值評估與安全風險防控,是審計行業亟須破解的重要課題。
本次論壇圍繞數據流通與數字貿易、數據流通與企業高質量發展、數據流通與數據安全治理、數據流通與交易合規、數據流通與創新發展、數據流通與國際經驗借鑒分設六個分論壇,進行匯報與研討,提出建設性觀點。比如,圍繞“數據流通與數字貿易”,專家學者結合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演變趨勢,提出了對我國如何提升跨境數據治理能力的建設性意見。
論壇由北京物資學院會計學院、蘭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和《中國流通經濟》雜志社主辦,臨沂大學商學院、汕頭大學商學院和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協辦,18家學術期刊支持,不僅集中展示了數據流通安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學科建設與專業轉型不斷取得新進展,也為搭建多元協同的學術交流平臺,跟蹤數據流通安全與數據資產發展前沿動態,聚焦特色領域持續開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