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工商銀行在京聯合主辦第三屆中國金融學科年會(2025)。本屆年會聚焦“科技賦能金融高質量發展:變革與創新”,旨在共同探討金融創新最新趨勢、挑戰與機遇,以及金融學科發展的未來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中國利率持續下行已成為不可逆趨勢,正深刻改變社會融資結構,推動“脫媒”現象加劇。這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從依賴息差轉向發展金融服務、資產管理及資產交易業務,探索綜合經營。他強調,解決中國企業“錢多本少”問題的關鍵在于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理財市場,促進直接融資。金融體系需積極應對低利率環境轉型,以支持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教授吳曉求表示,重構資本市場生態鏈有三大支點:資產供給端借助科創板、創業板優化上市公司結構、提高科技屬性;資金需求端借助央行資本市場結構化貨幣政策工具穩預期,放寬大資金入市規則改善流動性;制度端強化透明度,推動違規處罰向行政與刑事并重轉型。當前資本市場作為“現代經濟和金融樞紐”,改革重構契合發展需求,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