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屏幕錄一段10秒的短視頻,說一句中文,幾秒后音頻就變成了同音色的純正英語,視頻中還自動配上了英文字幕——在2025年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的數智成果展上,語音克隆互動體驗(Voice Cloning Interactive Experience)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嘉賓駐足試用。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騰訊音視頻打造的媒體處理服務,錄制完成后,后臺可自動進行聲音克隆、實時翻譯和字幕嵌入,可支持30多個出海主流國家的語言切換。
目前,以短視頻為代表產品的中國企業正迎來新一輪出海浪潮,這一過程中,騰訊云將在國內市場打磨成熟的產品和技術、行業服務經驗輸出到海外,助力中國企業出海進程的同時,騰訊云的國際化戰略也支持外企入華的創新發展模式。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在會上表示,“未來將從基礎設施、技術產品以及服務能力三個方向,升級騰訊云國際化戰略,打造‘全球化引擎’,以全球一致的產品體驗,助力企業扎根本地、拓展市場。”
基礎設施提速 打造“全球一張網”
在會上,湯道生展示了騰訊云在助力中企出海和外企入華的成績單:“3年來,騰訊云國際業務持續高雙位數增長,服務全球客戶數同比去年翻番”“90%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和95%以上頭部游戲公司,出海都選擇了騰訊云”。
這一可觀的數據建立在騰訊云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截至目前,騰訊云基礎設施已覆蓋全球五大洲21個地區,運營55個可用區、3200多個全球加速節點,從而保障場景落地。
湯道生在演講中提到,為了縮短用戶與服務的“物理距離”,“今年騰訊持續加碼基礎設施建設,海外開區的速度在國內各大云廠商中排在最前列”。2025年上半年,騰訊宣布將投入1.5億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建設首個中東數據中心,在大阪新建日本的第三個數據中心,并將在大阪設立新辦公室。截至今年上半年,騰訊云在全球已經設立11個區域辦公室,并部署了9大全球技術支持中心。
湯道生詳細講解了騰訊云助力美的集團基礎設施建設的案例。據他介紹,美的集團基于騰訊云位于法蘭克福的數據中心,把將近50個獨立業務系統統一納入標準化的云原生架構,提升系統的穩定性、擴展能力和研發協作效率,提前完成了成本優化的目標。
技術升級提速 鍛造“產品工具箱”
在打造“全球一張網”的同時,提供優勢產品也是騰訊在國內、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今年以來,騰訊打造了代碼助手CodeBuddy、智能開發體平臺ADP等系列產品矩陣,同時提供云Mall、SuperApp-as-a-Service、刷掌服務平臺等場景解決方案,鍛造“產品工具箱”。
據湯道生介紹,目前,騰訊云音視頻、邊緣安全加速平臺、小程序平臺、AI數智人等國內市場打磨成熟的產品,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布局全球市場的“標配”。
“我們還會把SuperApp-as-a-Service微信小程序生態的模式帶出去”,湯道生在會后采訪中表示。據他介紹,阿聯酋電信集團以及中東游戲開發商PlaysOut都在使用這一超級應用解決方案,該方案不僅能夠即刻上線成百上千的小程序,快速接入已有業務,而且可以通過方案搭載的即時通訊、互動直播等功能,持續提升用戶體驗和粘性。以阿聯酋電信集團旗下超級應用Smiles為例,通過技術集成,合作企業可以以小程序形式快速入駐Smiles平臺,消費者也可在統一入口享受更豐富的服務和優惠。
服務提效 做“全球數字合伙人”
騰訊云的國際化戰略不止于簡單的“技術輸出”,更旨在通過理解行業,以滿足不同區域的本地場景需求。
針對國內外不同需求,騰訊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比如在提供大數據平臺、基礎設施管理、云端管理的工具方面,相較于國內客戶傾向于用各種界面來操作,海外客戶則傾向于使用API接口,我們也會針對海外客戶使用習慣的不同來做產品的延展”,湯道生在會后采訪中表示,以AI Agent為例,騰訊將服務不同行業的國內客戶,打造客服、營銷等場景的Agent能力,如EKYC身份識別、刷掌支付等能力,陸續帶到海外站,會結合一些開源的模型,打磨細節的服務和技術,以服務當地需求。
同時,基于軟件技術、云上技術,騰訊云將充分發揮“中國效率”,打造敏捷響應的本地服務團隊。目前,騰訊云在海外各大區設立本地業務拓展團隊,提供7×24小時服務,團隊成員熟悉當地語言、文化與商業環境,能夠高效解決客戶問題。
為解決戰略聚焦與業務優化,自2022年起,三年間,騰訊云堅決減掉了“低質量的收入、不可持續的投入”。三年后,湯道生說,“經過這幾年持續聚焦核心產品和技術,騰訊云已經成為云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健碩參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