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上市城農商行貸款規模整體穩步攀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27家銀行貸款總額合計17.86萬億元,較上年末的16.38萬億元增長9.03%。個體層面,各家銀行增速分化:8家增速超10%,也有部分銀行增速不足2%。
近期中期業績說明會與機構調研釋放的信息顯示,上市城農商行對下半年貸款規模普遍持“穩步增長”預期。
頭部銀行領跑 下半年聚焦重點領域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27家A股上市城農商行中,6家貸款總額超萬億,其中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分別達2.43萬億元、2.39萬億元。
從增速看,西安銀行貸款總額增幅超過20%。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2916.8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94%。江蘇銀行、重慶銀行等7家銀行也實現10%以上增幅。
在近期舉行的中期業績說明會或機構調研活動上,多家上市城農商行被問及下半年貸款投放規劃,普遍認為將實現穩步增長。從投向看,緊跟國家政策和立足區域優勢成為兩大核心邏輯。
上海銀行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該行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服務力度,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差異化優勢,提升專業服務能級;同時結合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做深做透國企國資客戶;圍繞上海“五個新城”、南北轉型發展、臨港新片區等戰略部署,深度參與區域重大項目建設及產業布局;發布《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二十二條》,不斷擴大商會合作渠道,提高民營企業服務覆蓋面。
“本行將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緊跟國家和省市戰略部署,持之以恒抓好貸款投放,預計全年信貸投放保持均衡增長,實現同比多增。”齊魯銀行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將繼續夯實對公業務戰略支柱作用,深入推進對公產業專精研究,加大對先進制造業、重點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等行業領域支持力度,發力省屬國企、上市及擬上市公司、民營百強企業以及縣域優質客群,全力服務省市重點項目建設,保持對公信貸投放穩健增長;同時加大消費貸款拓展力度,圍繞汽車、家裝、家居等消費場景加大信貸支持。
同處山東的青島銀行也預計全年信貸保持平穩增長。該行9月初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對公信貸將契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按照國家的總體政策要求,緊密結合省、市重點產業規劃、重大項目安排,布局“八大賽道”: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藍色金融、養老金融、優質制造業、公共事業、鄉村振興;零售信貸方面,積極滿足個人客戶剛需和改善性住房貸款需求,優化信貸結構,力爭實現均衡發展。
此外,蘇州銀行表示,展望全年,該行將繼續秉持“以民唯美、向實而行”的企業使命,持續深耕區域沃土,不斷調優信貸結構,力爭保持貸款規模穩步增長。江陰銀行也表示,2025年資產規模預計保持適度增長,信貸投放將契合地區產業轉型需求,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推動貸款規模穩步上升。
兩家銀行增速不足2% 癥結各異尋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貴陽銀行、紫金銀行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幅均不足2%,在27家上市城農商行中墊底。具體來看,兩家銀行貸款增長乏力原因不同:貴陽銀行對公貸款增速緩慢,紫金銀行則面臨個人貸款業務萎縮壓力。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紫金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1917.93億元,較上年末的1888.52億元增長1.56%。其中,個人貸款和墊款余額380.29億元,較上年末的414.73億元減少8.31%;公司貸款和墊款余額1537.6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33%。
紫金銀行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上半年公司貸款重點投放領域為普惠金融貸款、科技貸款、綠色貸款;下半年信貸策略將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強化實體經濟服務質效。
在回應“下半年零售消費貸款策略”時,紫金銀行表示,今年以來,受國家“提振消費”政策影響,零售消費貸款保持上漲趨勢,主要產品包括精英時貸、個人消費貸和蘇信貸等;下半年零售消費貸款依然是個人貸款投放重點之一,將繼續響應國家號召,重點支持家庭消費,持續通過優化信貸產品、簡化信貸流程提高消費貸款普惠性和精準性。
貴陽銀行截至2025年6月末的貸款和墊款本金總額3434.61億元,較年初增加43.19億元,增長1.27%。其中,對公貸款(含貼現)余額2907.65億元,較年初增長0.71%,占貸款總額比例84.66%;個人貸款余額526.96億元,較年初增長4.5%,占貸款總額比例15.34%。
談及上半年貸款投向和下半年投放規劃,貴陽銀行在8月底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上半年該行以國家、地方產業政策和地方重大戰略為導向,集中力量開展各類市場營銷拓展,推動信貸資源向實體經濟聚集,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圍繞煤、磷、鋁、錳等礦產資源精深加工行業,新能源汽車及風光發電等現代能源行業,醬香型白酒以及先進裝備制造、健康醫藥等特色輕工業,大數據電子信息行業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下半年將繼續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四區一高地”主定位,聚焦“富礦精開”等戰略實施以及省市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營銷承接,支持地方產業優質項目;同時繼續按照金融支持“五篇大文章”總體方向,將信貸資源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融資需求,重點支持省內工業企業、科創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實體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