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個多月,圣亞云鼎支付有限公司(簡稱“圣亞云鼎支付”)的部分股權再次被擺上“貨架”。記者注意到,近日,億利資源集團持有的圣亞云鼎支付20%股權將于9月18日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進行拍賣,評估價為1011萬元,起拍價為707.7萬元,加價幅度3萬元。按此估值,圣亞云鼎支付整體估值僅約3538萬元。
6月27日,圣亞云鼎支付20%股權曾首次上架拍賣,起拍價為1011萬元,但不久后便被申請人申請暫緩拍賣。此次起拍價較首次降價300萬元,降幅達30%。
公開信息顯示,圣亞云鼎支付成立于2009年,2013年7月獲得支付牌照,獲準經營互聯網支付業務。從股東結構看,億利資源持股70%,金鼎集團持股30%。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圣亞云鼎支付總資產賬面值為2.01億元,總負債9793.01萬元,股東權益(凈資產)1.03億元;營業收入2.3萬元,凈利潤-5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公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公示信息(第六批)顯示,圣亞云鼎支付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被人民銀行決定中止續展申請的審查。
對此,圣亞云鼎支付在拍賣信息表中表示,影響續期審查的情形仍未完全消除,后續何時能夠恢復續期審查、能否恢復續期審查均存在不確定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續展申請被中止意味著圣亞云鼎支付在既往經營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此前,圣亞云鼎支付因未按規定開展嚴重違法企業排查等多項違法行為,遭到監管部門處罰。近年來,圣亞云鼎支付股權亦多次被凍結,最近一次為今年4月25日。大股東億利資源集團持有的圣亞云鼎支付全部1.05億元股權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凍結,凍結期限為3年。
事實上,近年來支付機構股權轉讓持續升溫。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深圳市快付通支付有限公司、武漢城市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廣東粵通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支付機構股權被掛牌交易所,尋求合適買家,其中不乏持有互聯網支付資質的機構。
對此,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從分類來看,出售支付牌照股權背后通常存在若干可能性:一是股東自身遇到流動性等問題,期望通過退出變現;二是希望聚焦主責主業,響應相關政策,主動退出與主業關聯不大的業務;三是對既往支付業務經營情況進行審慎評估后,結合當前市場環境決定退出市場。
“對于支付行業而言,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監管要求提高,部分經營不善、合規管理存在漏洞的中小支付機構將逐漸被淘汰。支付機構股權拍賣則為有實力、有意愿的企業提供了進入支付行業的機會,有助于優化支付行業市場格局,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上述業內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