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黄页在线观看_国产日韩一区二区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_亚洲 日韩 国产第一
首 頁
|
思想觀點
|
天天315
|
財智周刊
|
財經書匯
|
河北經濟
|
今日報紙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
第5章 利用中國的比較優勢來解決非洲的基礎設施瓶頸
基礎設施發展對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的貢獻巨大,這已是公認的事實。然而,非洲的基礎設施,尤其是電力部門,已被忽視了太久。 正如新結構經濟學所表明的,軟件和硬件基礎設施都是一個國家要素稟賦的組成部分,從而對其比較優勢和結構轉型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將各國所擁有的(稟賦)轉化為它所能做好的(潛在比較優勢)。我們展示了中國在修建諸如高速公路、水電站及最近的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怎樣為迅速增長的基礎設施融資方面,中國的經驗也為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 中國及其他非傳統的發展合作伙伴為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大,試圖緩解其增長瓶頸并直接或間接地幫助當地創造就業。利用中國融資的168個非洲基礎設施項目來進行的案例研究支持了這一論斷。 新結構經濟學與基礎設施:一個全新思路 世界銀行估計必須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年投資額——約為發展中國家GDP的7%——才能滿足中期內的基礎設施基本需要。快速增長的國家——例如中國、日本和韓國,幾十年來每年都投資其GDP的9%以上用于基礎設施。假設在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融資延續其歷史趨勢,在中期內將會出現一個每年超過5 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融資缺口。 然而,僅僅投資于基礎設施并不足以驅動增長引擎并創造就業,除非將其與生產性的資產及人力資本相結合。因此,基于新結構經濟學,我們主張,基礎設施投資需要與經濟特區或者城市發展以及結構轉型相聯系,以使其能夠自我維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
上一頁
11
下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
淮南市
|
宜良县
|
大方县
|
三门峡市
|
正镶白旗
|
古交市
|
普兰店市
|
阿图什市
|
龙井市
|
丹巴县
|
屯留县
|
铁岭县
|
阿拉善盟
|
和平区
|
湖口县
|
石阡县
|
专栏
|
民和
|
刚察县
|
荥经县
|
陆良县
|
高密市
|
正阳县
|
临泉县
|
武定县
|
南开区
|
大荔县
|
饶平县
|
葵青区
|
康保县
|
包头市
|
滕州市
|
十堰市
|
康定县
|
富源县
|
德化县
|
丹巴县
|
耒阳市
|
平邑县
|
阜平县
|